三年级数学教案

时间:2024-04-25 14:53:37
三年级数学教案

三年级数学教案

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三年级数学教案1

教学内容:第36页例3、“试一试”“练一练”和练习七第6-10题。

教学目标:理解与表内除法相应的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和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,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。

教学重、难点: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、综合和类推等思维能力。

教学具准备:小黑板、投影片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。

1.口算。

18divide;424divide;212divide;3

2.填空。

210里面有()个十,

1200里面有()个百。

120里有()个百和()个十,也可以看作()个十。

二、教学新课。

1.教学120divide;3。

(1)学生摆出1大捆和2小捆小棒。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样想?

(2)把12个十平均分成3份,每份是几个十,就是几十?

(3)说一说120divide;3你是怎样想的?

(4)口算。

做“练一练”第1题。

学生口算,并说一说想的过程。

2.教学“试一试”。

(4)出示1200divide;3。

说一说,1200divide;3口算要怎样想?

(2)做“练一练”第2题。

学生算出得数。

指名口答是怎样想的?

三、巩固练习。

1.练习七第6题。

学生先独立完成,集体订正。

2.练习七第7题。

学生先独立完成,集体订正。

四、课堂小结。

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?

五、课堂作业。

练习七第8、10题。

三年级数学教案2

  教学内容:p.109~112部分练习

教学目标:

1、复习本学期的计算(三位数除以一位数,两位数乘两位数)

2、复习轴对称、统计、平移和旋转的有关知识

教学过程:

一、整体:

本学期我们一共学了11个单元,对照目录,说说有哪11个单元。

(我们前面每一次单元测试之后,我都会要求学生把本单元测试的分数写在目录上。)

可自己的测试分数,把这11个内容分成3类:我学得好的内容、我最感兴趣的内容、我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内容,把它们一一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。

老师简单摸底,了解学生的情况。

听听大家的意见,说说你喜欢老师怎样的安排复习?

二、分块复习:

(一)计算

1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,板书:□□□÷□

问:三位数除以一位数,商可能是几位数,也可能是几位数?

什么时候尚是三位数?什么时候两位数?

如果除数是6,要得到三位数的商,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?其中最小的是多少?如果要得到的是两位数的商,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?其中最大的是多少?

什么时候商中间会出现“0”?

(①百位整除②十位上不够商1)

还是以除数是6为例,要使商中间是0,它的百位上只能填几?十位上可能填几?

一起来计算914÷4

注意有三个步骤:计算、验算、横式上写得数

算得结果是228......2

如果没有余数,那被除数应该是多少?(912)

把算式改成912÷4=228

问:要使商,减少1,被除数应该怎么改?说说你是怎么想的?

如果要使商多5,被除数又应该怎么改呢?为什么?

2、板书:□□×□□,接下来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

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,也可能是几位数?

你是怎么想到的?

(可以分别举例:10×10和99×99)

这类乘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,就上乘数末尾有0

板书:40×50,请判断:

(1)这个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

(2)这个积的末尾只能有2个0

问:哪句话是对的?为什么?

估算:48×52说说像这样的题目,你可以怎么估算一下它的结果?

笔算该题,并验算,注意书写的规范。

算一算:(1)848÷4283÷4408÷4

32×3040×2740×30

(2)900÷3545÷523×20

50×8025×24660÷6

复习一下25×24的口算方法。

(二)看第4题,请你说说这题复习的是哪一块的内容?

板书:轴对称图形

怎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为“轴对称图形”?

注意:不仅有形状的要求,还要有颜色方法的要求

判断书上的这几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,不是的,要说出理由。

如果有学生能说出每一个图形所表示的意义,那就请他来介绍一下。

第2小题是什么方面的知识呢?

板书:统计

请学生按照书上表格中所的数据,完成统计图。

教师巡视,注意是否每个学生都能过关。

一边涂色,一边要求学生估计它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?说说估计理由。

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?

(三)平移和旋转:

分别用动作来表示平移、表示旋转

判断书上第5题,这4样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?

第6题:这也是平移的内容

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楚移动的方向和格数。

移动的方向,可以通过箭头来判断。而移动的格数要通过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来判断,注意在数的时候,开始的那个点不要数进去。

学生数一数,完成书上的练习。交流。

三年级数学教案3

教学内容:

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》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-41页,完成"想想做做"

教学目标:

1、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,常用克作单位,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。

2、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,可以眼睛观察,用手掂、用秤称,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。

3、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,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。

4、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认识克,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。

教具准备:< ……此处隐藏13694个字……在的日历也要调整一天。

第十个问题我认为可能是奶奶记错了。可能是奶奶记的是农历日期,农历2月有29。

4.巩固练习。

时间:

一课时。

目标:

掌握判定平年闰年的基本方法。能应用年月日知识分析相关实际问题。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。

过程:

第一部分:基本练习(1课时)

①先阅读教材,完成课本上的练习。

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本上的习题。

②下面的日期,某学生输入到计算机,计算机回答:非法日期。是怎么回事?

1965年2月29日 1983年2月30日

1999年12月32日 1996年9月31日

学生知道从日历的规定来思考问题。

③下面那些日期是有效日期:

1993年4月5日 1998年5月31日

0年2月28日 8年2月29日

1998年2月29日 4年2月29日

2100年11月31日 20xx年2月29日

第二部分:探究练习。

创设情景引入。

公元4000年,人类在外太空中找到一个和地球环境差不多的星球--希望。希望的资料如下:自转一圈(一天):24小时;公转(一年):300天(7小时整);没有月球这样的卫星;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;人类将移民到希望上,遗憾的是,地球上的历法在希望上不适用,但是又希望保留一些地球上的生活习惯。请每个小组研究制定适合这个星球的历法--希望历法。要求仔细考虑,大胆设想,认真讨论,广泛咨询,不要像我们的历法一样,留下千年的遗憾。一个星期以后,我们交流评选出最佳。

学生非常兴奋,跃跃欲试。

5.第二次自主探究。

时间:

一个周的课外时间

目标:

创造出希望日历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过程:

学生非常积极,有的同学一下课便发表自己的观点,有的同学查找书籍,有的同学和家长商量,有的同学还上查询。同学们一般是按照人们制定太阳历的思路制定日历,因为对太阳历的形成历史有一定的了解,对太阳历的利弊有一定的认识。所以“希望日历”的制定都考虑到了这样的几个问题。

①每个月应当天数一样。

②日期、星期应当是固定的。

③应当尽量考虑到地球上的生活习惯。

④一年能分为四季。

由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充分,因此小组的结果逐渐趋于统一,还形成了几个派别。

6.第二次交流。

时间:

一个朝读

目标:

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,自我认识能力。

过程:

我知道同学们很想展示自己的希望日历,请同学们派代表介绍自己的日历,然后我们稍加。

第一组:

一年10个月,每个月30天,每个星期6天,每个月5个星期。

:很好记,跟地球上的习惯差不多,每个月星期几都是固定的,一个星期六天一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,但是我喜欢,尽管没考虑季节,但是这不要紧。

第二组:

一年4个月,每个季节一个月,每个月75天,一个星期7天,每个月一号都是星期一,每个月10个星期,剩下5天都休息。

:一个月长了点,一个星期7天和我们一个样,每个月星期也都是固定的,还考虑了四季,每个月放长假安排有意思。

第三组:

一年12个月,每个月25天,每个星期5天,每个月5个星期。每个季节3个月。

:除了一个星期5天外,保留了地球上的生活习惯,很好。一个星期只有5天,要是工作3天休息2天,真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,不过那时候都是机器人干活,可能不成问题。

第四组:

一年分10个月,一个月30天,每个星期7天,每个月第一天星期一,每个月4个星期,剩余的2天是公休日。

同第一组差不多,每个星期依然保留地球上的习惯,每个月安排两个公休日也很有创意。

我们需要一个最好的希望日历,如果我们是希望公民,我们同意使用那个日历呢?这可是关系到千万年的大事,我们应该搞一个全民公决,我们举手表决好吗?

经过表决,最终确定第三组的日历为正式的“希望历法”。

最后,教师,赞扬同学们的智慧,然后又提出一个问题:

“希望日历”的公元205年(将地球人类第一次踏上希望规定为希望公元1年,大批向希望移民是公元年),人们遗憾地发现,希望--这个人类的新家园,没有美丽的月球,全球的人们通过集体表决一致决定给希望一个人造月球,你认为这个月球的速度应该是怎样的?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继续讨论。

四、教学效果

通过学生的表现,不难发现效果好极了。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,学生不仅仅了解了现行日历的特点,能完成有关日历的简单计算,而且通过了解日历的产生发展,体会到了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艰难,培养了学生对于科学家的崇敬和对科学的向往,通过创造“希望日历”,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,通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活动,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人们合作交流的能力。总之,这次课所取得的效果,是立体的多层次的,是常规课堂教学所不能企及的。

五、教学体会

年月日这个内容,我上过两次,听过4次,其中有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的授课,从纯粹的知识要求上说,内容简单。事实上,我们以前上这堂课,都是直接找出年月日的编排规律,或者找出计算年月日的数学模型。对于为什么这样,曾经是怎样,以后会怎样等等,该不涉及。这就是典型的“掐头去尾烧中段”,后果就是:学生根本成了装知识的篓子,不知道为什么,更不知道要问为什么。我问了许多人(包括大人、小孩、高中学生):你知道为什么7、8月都是大月,而2月只有28天呢?他们的回答很简单:日历上就是这么写的;可能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有关;自然的;没有一个人说是人们自己规定的。长此以往,学生逐渐形成了不问所以、唯书本是崇的书生,谈何创造?

单是就知识上说,以前的教学,因为学生的知识不是自主建构得到的,因此难以牢固,不得不用一些口诀(比如:一三五七八十腊,三十一天永不差)或者拳头来记住大月和小月。但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告诉我们,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,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景,借助他人(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)的帮助下,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,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。这次课的,正因为遵循了建构主意认知理论,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、全新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全新的教设计。所以学生不知不觉地清楚了七月和八月都是大月,因为他们知道:七月是罗马国王居里(july)的月份,八月是罗马国王奥古斯都(august)的月份。

总而言之,探究式学习的生命除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本身,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东西,这就是所谓忘光了所学的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。还是那一句话:学到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到的。

《三年级数学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